《三十六计故事》精彩篇章
一、瞒天过海
公元 589 年,隋朝大举攻打陈国。陈国于 557 年陈霸先称帝建国,定都建康(今南京)。战前,隋朝将领贺若弼奉命统领江防,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,每次于历阳(今安徽和县一带)集中,还大列旗帜、遍支警帐,迷惑陈国。陈国起初以为大军将至,尽发士卒兵马迎敌,后发现是隋军调防,便撤回部队。如此多次,隋军调防不露蛛丝马迹,陈国竟司空见惯、戒备松懈。直至贺若弼大军渡江,陈国未察觉,隋军如天兵压顶,一举拔取南徐州(今江苏镇江一带)。
二、空城计
诸葛亮为实现刘备夙愿,率领大军北伐曹魏,因错用马谡失掉街亭,魏将司马懿引 15 万大军向西城蜂拥而来。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和 2500 名士兵。他传令藏起旌旗,打开城门,每个城门派 20 名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,自己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琴到城上谈笑风生。司马懿率先头部队到达城下,见状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,今城门大开必有埋伏,于是撤退。
三、反间计
赤壁之战前,蒋干充当曹操的说客劝周瑜投降,而周瑜正担心蔡瑁和张允帮助曹军训练水军,便将计就计,摆下“群英会”,诱导蒋干盗走假的张、蔡二人“投降书”,以反间计除去二人。蒋干自以为立功,却成为笑柄。
四、借刀杀人
春秋时期,郑桓公精心治国使郑国强盛,欲扩张领土侵占郐国。他列出郐国忠臣良将名单,刻在竹简上承诺占领郐国后给他们升官、分封土地,还举行祭典发誓。郐国国君得知后疑心大起,将名单上的人全都杀了。郑桓公趁机率郑国军队乘虚而入,占领郐国。
五、以逸待劳
三国时,吴国杀关羽,刘备怒率七十万大军伐吴,蜀军顺流进击,连胜十余阵,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。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,陆逊认为刘备锐气正盛且居高临下难以进攻,决定实行战略退却。吴军撤出山地,使蜀军处于被动,相持半年后,蜀军斗志松懈。陆逊看准时机下令全面反攻,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,蜀军大乱,伤亡惨重,慌忙撤退,陆逊创造了以少胜多、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。
六、趁火打劫
春秋时期,吴、越相互争霸,越国不敌吴国,越王勾践被扣押在吴国数年,回国后卧薪尝胆,表面臣服吴国,实则富国强民。吴国夫差骄纵凶残,拒绝纳谏,杀忠臣伍子胥,大兴土木,民穷财尽。公元前 473 年,吴国颗粒难收,民怨沸腾,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上会盟时机大举进兵,吴国国内空虚,无力还击,很快被越国击破灭亡,这是趁敌之危取胜的典型战例。
七、声东击西
东汉时期,班超出使西域要团结西域诸国对抗匈奴,必先打通南北通道。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,反对汉朝。班超决定平定莎车,莎车向龟兹求援,龟兹王率五万人马援救。班超联合于阗等国,兵力处于劣势,便定下声东击西之计。他派人散布汉军要撤退的消息,让莎车俘虏听到,傍晚让于阗大军向东撤退,自己率部向西撤退,制造慌乱。龟兹王以为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追杀,班超趁夜幕设伏,等龟兹王率军经过后迅速回师杀向莎车,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,龟兹王大败而回。
八、无中生有
唐朝安史之乱时,张巡忠于唐室守雍丘城,安禄山派令狐潮率四万人马围攻。敌众我寡,张巡用草人借箭之计,获敌箭数十万支。次日夜晚,他又用此计派五百勇士潜入敌营,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,营中大乱,张巡乘势率部冲出城来,杀得令狐潮大败而逃。
九、暗渡陈仓
秦末,刘邦先入关中攻进咸阳,后被项羽逼迫退出,刘邦退走时烧毁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。公元前 206 年,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,先派士兵修复栈道,吸引敌军注意力,把敌军主力引诱到栈道一线,然后韩信派大军绕道陈仓发动突然袭击,一举打败章邯,平定三秦,为统一中原迈出决定性一步。
十、隔岸观火
东汉末年,袁绍兵败身亡,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,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。袁尚、袁熙兄弟投奔乌桓,曹操进兵击败乌桓,二袁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。曹营诸将要攻打辽东,曹操却下令班师,静观辽东局势。公孙康探听到曹操已回许昌,无进攻之意,认为收留二袁有害无益,于是预设伏兵,将二袁擒拿,割下首级送给曹操。曹操笑言公孙康会自相火并,果不出所料。
十一、笑里藏刀
战国时期,秦国派公孙鞅攻打魏国吴城,吴城工事坚固,正面进攻难奏效。公孙鞅探知守将是公子昂,便修书与其套近乎,约定会谈议和,还摆出主动撤兵姿态。公子昂信以为真,赴会时被公孙鞅设伏擒获,公孙鞅趁机占领吴城,秦国用此计轻取崤山一带。
十二、顺手牵羊
公元 383 年前,前秦苻坚调集九十万大军打算歼灭东晋,派苻融攻下寿阳。初战告捷后,苻坚不等大军齐集,率精兵强渡洛涧,刘牢之重创前秦军。谢石率师抵达淝水一线,与前秦军隔岸对峙。谢石用激将法激怒苻坚,苻坚决定暂退一箭之地让晋兵渡河决战,不料秦军士气低落,撤军时大乱,谢石指挥东晋兵马趁机渡河追杀,前秦大败,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取得胜利。
十三、打草惊蛇
公元前 627 年,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,派孟明视等三帅率部出征,大夫蹇叔认为路途遥远郑国必有准备,秦军会遭埋伏。果然郑国得到情报作好迎敌准备,秦军袭郑不成回师,经过崤山时不作防备,晋军在崤山险峰峡谷中设伏,秦军中计,大败而归。当然,军事上有时也可故意“打草惊蛇”诱敌暴露而取得胜利。
十四、借尸还魂
秦朝实行暴政,天下百姓都有反秦愿望,但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。秦二世元年,陈胜、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边,遇大雨无法按时到达,按秦律将被处斩,他们觉得不如一拼。陈胜、吴广想到秦始皇大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深受人民尊敬,便打出他们的旗号,还利用迷信心理,在鱼腹中放“陈胜王”丝帛,在旷野荒庙中学狐狸叫“大楚兴,陈胜王”。士兵以为陈胜是“天意”让他领导,于是陈胜、吴广率领戍卒杀死将尉,揭竿而起,部下拥立陈胜为王,国号“张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