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: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
一、三国鼎立的历史脉络
三国时期:220 年 280 年,上承东汉,下启西晋,分为曹魏、蜀汉、东吴三个政权。
曹魏(213 年 5 月—266 年 2 月 4 日):曹操时疆域大幅发展,曹丕称帝后定型,约占整个华北地区,北至山西、河北及辽东,东至黄海,西至甘肃,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、河西一带,以长安为重镇,原有 87 郡及十二州,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,共增加两州。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。
蜀汉(221 年 5 月 15 日—263 年):刘备在赤壁之战后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,后占领荆、益二州及汉中,势力一度涵盖荆州、益州及汉中,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,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,西南至岷江、南中,共有 22 郡,仅益州一州,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。
东吴(222 年 5 月 23 日—280 年 5 月 1 日):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、交州,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,至称帝后疆域稳定,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,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,东及南至东海南海,原有 32 郡及三州,灭黄武后复设广州,共增加一州。
二、主要情节与人物
黄巾起义 三国归晋: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历史风云,以战争为主,诉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魏、蜀、吴三国政治军事斗争,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。
东汉末年:皇权没落,群雄并起,董卓自西凉挥军入主中原,挟天子以令诸侯,后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,因战事不利等因素四散。司徒王允用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,董卓死。
群雄逐鹿:曹操精兵简政,开疆扩土,渐拥江北之地;刘备四处奔波,先后投靠多人,后得诸葛亮为谋士,占领荆、益二州及巴、蜀,与曹操、孙权成三国鼎立之势。
三国鼎立:历经二十余年,魏国被司马懿一族控制,后相继打败吴、蜀两国,三国归晋。
人物形象:成功刻画近五百个人物形象,其中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周瑜、关羽、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,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三、创作背景与题材来源
元末明初社会背景:社会矛盾尖锐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朱元璋剿灭群雄,推翻元王朝,建立明王朝,期间人民流离失所,罗贯中作为底层知识分子,期望社会稳定,百姓安居乐业,由此创作《三国演义》。
题材来源演变
西晋陈寿所著《三国志》是三国故事最早源头,记事简略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其作注,增加奇闻轶事,传奇色彩与可读性大大增强。
中唐史学家刘知袭称诸葛亮未死故事已“得之于行路,传之于众口”,可见此时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民间。
晚唐李商隐诗句表明至迟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,宋代通过艺人表演说唱更流行,且表现出“尊刘贬曹”倾向。
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搬上舞台,元杂剧中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作品,如《襄阳会》《大刘备》《骂吕布》《赤壁鏖兵》等。
元英宗至治年间出现《全相三国志平话》,是今存最早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,约八万字,分上中下三卷,粗具《三国演义》规模,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,多不符合正史记载。
《三国演义》以其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、精彩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,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