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的艺术成就
一、结构宏伟庞大,构思严密精致
《三国演义》是板块式结构的开山之作,善于组织情节单元,集中铺写重大事件,构成全书主干。全书分为五大板块:
第一回至第三十三回,以群雄逐鹿中原为主线,以官渡之战为中心,为第一板块。
第三十四回到第五十回,以赤壁之战为中心,为第二板块。
第五十一回到第八十五回,写三足鼎立及相互间的争斗,以吴蜀双方关系变化为主线,以彝陵之战为重点,为第三板块。
第八十六回到第一百零五回,以蜀汉命运为主线,为第四板块。
第一百零六回到第一百二十回,写司马氏统一全国,为第五板块。
其间穿插许多脍炙人口的小故事,如“温酒斩华雄”“煮酒论英雄”“单骑救阿斗”“舌战群儒”“单刀赴会”“刮骨疗毒”“空城计”“秋风五丈原”等,极具吸引力。
二、讲究情节艺术
《三国演义》十分注重运用情节艺术,以第五回“温酒斩华雄”为例:
对比映衬的情节艺术:关羽与俞涉、潘凤、华雄形成对比,二袁与曹操对比,突出关羽的英勇。
以道具贯穿情节:故事中的那一杯酒贯穿始终,写出了关羽的神勇过人。
运用虚实相生,以虚带实的情节艺术:用“鼓声大振,喊声大举,如天摧地塌,岳撼山崩,众皆失惊”,借助人的听觉、视觉、表情来描绘惊险残酷的战斗场面。
情节设置通盘流转,照应全书:当时未及赶来参战的袁绍大将颜良、文丑后来也死于关羽刀下,从侧面印证了关羽的武艺超卓。
三、人物形象精彩丰富
《三国演义》的人物塑造既注重历史真实性,又考虑艺术魅力,常用以下方法:
抓住人物性格基本特征,反复渲染:如“三绝”——智绝诸葛亮、义绝关羽、奸绝曹操,诸葛亮的“智”通过“隆中对策”“舌战群儒”“巧借东风”“七擒孟获”“空城计”等反复描写体现。
在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:如煮酒论英雄这一小细节,刻画出曹刘二人不同的性格特征。
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复杂性:如张飞粗豪鲁莽却粗中有细,他对诸葛亮的态度也有从排斥到尊敬的变化过程。
运用夸张、对比、烘托、渲染等手法:张飞在长坂桥大吼一声喝退数十万曹兵是夸张;曹操的奸诈与刘备的仁义相互映照是对比;徐庶、石广元、崔州平、司马徽等人的描写是对诸葛亮的烘托。
四、语言文白相间、雅俗共赏
《三国演义》的叙述语言简明整洁,适合叙事描写;议论语言高度概括精当,适合说理;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,能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。